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服务水平
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,坚持把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作为“坚守初心、担当使命”的重要平台,立足“供好水,服好务”为中心的服务理念,努力拓展供水服务新路径,不断优化营商环境,提升供水服务水平,着眼百姓服务需求,着力踏踏实实为民办实事,通过三大方面九项具体措施,将“坚守初心、担当使命”落实到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中。
一、优化报装流程,提升为民服务效率。
一是建立线上并联审批机制,简化办事流程。为进一步深化营商环境,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用水服务,市自来水有限公司通过烟台政务服务网、烟台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等政务服务平台,建立了水电气暖接入工程线上并联审批机制,与不动产中心数据对接联合办公,公司业务部门根据办理房屋过户手续的用户申请需求,主动对接,进行用水过户一键办理, 极大的简化了办事流程,让港城市民体会到营商环境下的服务“加速度”。
二是多渠道办理供水接水业务,优化报装流程。供水业务进驻政务服务中心,与水电气暖联合办公,实行水电气暖“一窗办理”;接水业务实行多渠道办理,用户可以通过山东政务服务网、公司官网、微信公众号、烟台一手通APP等进行线上办理,也可到政务服务大厅、公司业务厅以及各营业所线下办理,满足不同用户的业务办理需求。公司加大人力、物力投入,全面优化用水报装整体流程,通过政企数据共享、容缺受理、限时补齐的形式,取消一切与用水报装无直接联系的材料,实现零材料申报。
三是建立多部门共同联动机制,压缩办理时间。在获取用户需求后,多部门共同联动,将原来内部“串联”流程变为“并联”流程,接水业务由原来12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,实现用户接水一日通。同时,建立客户代表制,对用水报装业务实行专人负责、全流程跟踪服务,确保“零停顿”办业务,让老百姓实实在在体验到供水服务“零距离”。
二、拓宽业务渠道,提升为民服务质量。
一是拓宽查询缴费渠道。对营业收费系统进行升级,与多家银行对接,实现了公司与多家银行联网缴费的目标,打破了只与单一银行联网进行柜台缴费的传统模式,用户既可在柜台缴费,也可通过网上银行、电话银行、手机银行、支付宝、自助终端缴费,解决了用户日常缴费渠道少,银行网点排队等难题,极大拓宽了用户的缴费渠道;开通公司微信公众号,用户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,可随时了解供水、停水信息及办理缴费等业务,使用户能够更好地畅享简单快捷的互联网服务。
二是开辟业务办理新途径。给水报装系统采用计算机、网络以及信息技术处理用户给水申请的日常业务,改变了以往手写资料、人工传递的传统模式,实现了工程申请、勘察设计、工程缴费、工程施工、工程验收、工程建档等流程的动态存储、查询和管理。“一点录入,多点操作”,对流程的每个节点进行时限控制,到期预警,超期提醒,极大缩短了用户办理日常业务的运转周期,为用户提供了高效快捷办理业务的新途径。
三是构建完善智慧水务系统。呼叫中心系统与城市管理服务热线12319、民意通实现对接,受理用户热心电话咨询、投诉,对用户反映的问题及公司采取的措施进行全程监督,跟踪处理结果。电子发票系统将已登记的用户税号、身份证号、手机号等信息录入电子发票系统,用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、公司官方网站等渠道,足不出户进行网上自助发票打印,实现缴费—开票一站式服务。短信通知系统通过校对核实用户手机号,采用发送短信推送水费账单和水费欠费信息,改变了以往工作人员在社区单元楼张贴、发放通知的模式,提高了公司服务质量和水平,方便用户及时准确了解用水信息。
三是强化服务意识,提升为民服务水平。
一是强化服务理念。公司秉承“上善若水,清润万家”的服务理念,加大窗口单位规章制度、业务水平、服务礼仪等培训,全面提高业务人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。利用公司网站、公众号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,定期分享用水知识、接水业务、水价水质等信息,将“上善若水,清润万家”的服务理念融入到百姓生活中。
二是优化服务环境。加大资金投入,升级改造对外窗口办公环境,为广大市民提供整洁、方便、高效的窗口办理环境。开辟老年人、残疾人绿色通道,在营业厅大门台阶两侧修建无障碍坡道,厅内设有爱心专座,专门配备老花镜、放大镜、医药箱、软质座、饮水机、一次性纸杯、雨伞等基础设施,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不时之需;提供绿色通道“一对一”系列服务,安排专人帮助他们处理各种问题,包括办事咨询引导、政策问题解答、协助填表复印等,直至业务办结,让老年人和残疾人“少跑腿”,确保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候时间最短、办理时间最快,全方位为他们提供更周到、更贴心、更便利的服务。
三是提升应急能力。坚持“群众无小事”,自2015年开始,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6655000,制定紧急突发情况应急预案,全天候受理用户用水问题,特别是大力推进户表改造时期,优先为无法正常用水且内漏严重的用户进行改造;每次突发性停水之后,迅速启动应急机制,第一时间为市民送上“及时水”,满足居民生活需要。